小孩尖叫如何搞定?4招緩解孩子失控情緒

10 Jan 2022
小孩尖叫如何搞定?4招緩解孩子失控情緒

不同年齡階段,小孩尖叫的意義也不同,可能是表達憤怒情緒、想得到關注,或想挑戰父母權威。提醒各位父母,面對尖叫失控兒不要硬碰硬,建議帶孩子離開當下環境,好好發洩完再講道理會比較好喔!

為何小孩愛尖叫?

家有愛尖叫的小孩,常常引起鄰居或路人的關心、詢問,讓媽媽很難堪……究竟孩子在發展過程中,為何出現尖叫行為?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表示,不同年齡的小孩,尖叫的意義也不同!

1.6個月~1.5歲】能力不足的尖叫

這個階段的孩子由於語言或動作能力不足,在表達時會用強烈情緒來吸引大人的注意,如尖叫就是一種。

1.5歲~2.5歲】為反對而反對的尖叫

隨著認知能力的提升,2歲來到了孩子尖叫的高峰期。這個階段的孩子明明想要卻老愛脫口說「不要」,也喜歡用哭鬧尖叫、打人、摔東西等方式吸引照顧者注意。

2.5歲~3.5歲】很有主見的尖叫

這個階段的孩子慢慢可以控制自己,也開始瞭解別人期待他怎麼做,因此當父母無形中對孩子立下許多規矩與規範,孩子可能因為不滿或抗議大人,而用尖叫來反應。

3.5歲~4.5歲】挑戰權威的尖叫

這個階段的孩子正發展簡單的同理心,若沒有很好的同理心,在情緒緊繃的時刻,就容易用尖叫來表達「我不管,我就是要這樣!」

分析小孩愛尖叫的5種原因

1. 環境過度刺激

當環境過度刺激,特別是有孩子討厭的聲音時,孩子常會出現大聲尖叫的行為。

2. 抗議行為

尖叫有時是一種「抗議」,用來表達不想要接受,特別是當被責備的時候。

3. 想要得到關注

有些小孩喜歡用尖叫方式來吸引爸媽的注意,特別是家中有二寶時,老大的心理與安全感需求被忽略了,特別容易出現尖叫行為。

4. 有樣學樣

請試想自己沒有耐心或情緒失控時,是否常用大叫、吼罵方式來管教小孩?請爸媽在孩子面前多留意自己的言行,小孩會模仿你的說話方式喔!

5. 遇到挫折、害怕失敗

小孩遇到挫折,或過度擔心自己表現不好,便會出現不適當的尖叫行為。

4招緩解小孩尖叫行為

第一招:冷處理、馬上帶離現場

在家時可適度的忽略孩子尖叫,讓孩子理解尖叫來達到目的。在公共場合尖叫,則建議帶孩子離開當下環境,好好發洩完,你比較不會感到尷尬,也不會因為對他大吼著要他小聲點時,反而更加刺激他。

第二招:大人請冷靜應對

孩子尖叫時,最忌諱大人大聲斥責回應,如「閉嘴!我要打人了」。若大人的反應越大時,孩子也會模仿大人,增強尖叫行為。

第三招:引導孩子說出情緒

由於小小孩詞語表達能力不足,大人可以試著幫孩子說出他尖叫的原因,例如「你想要吃這個是嗎?」「弟弟不能碰你的玩具對嗎?」,這樣通常能減少尖叫的頻率與習慣。針對年紀稍長的孩童,可以先擁抱他、同理他,再引導孩子用言語說出情緒與感覺。

第四招:用和緩語氣糾正錯誤

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,家長再用和緩的語氣糾正孩子,例如「你這麼大聲叫,媽媽耳朵好痛好痛,媽媽喜歡你用說的,下次我們用說的好不好?」

 

文章出處:內容編輯/Vera Chen

https://mamibuy.com.tw/talk/article/124588?fbclid=IwAR2l3JE24mN4-KlVo_73lhqFE3hIkWwNq8LlICg8Ir7ad4aECLkNQmqCrPA

 

 

忘記了你的密碼嗎?請撥打服務專線03-579-0008,與我們連絡。